本站訊(編輯 張立杰 攝影 姜萌 責任編輯 趙霞)12月23日下午,我院召開第四屆思想政治工作會議。學院黨委書記索玉華、黨委副書記董洪霞、副院長靳學東、市紀委監委駐天津音樂學院紀檢監察組組長李?君出席會議。我院處級干部、各教學系部教研室主任、教學秘書和全體思政教師參加了會議。會議由黨委常委、宣傳部部長趙霞主持。


本屆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題為“夯實課程思政改革,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”,主要任務是深入探討如何全面推進我院課程思政建設,切實發揮好每門課程的育人功能,提高人才培養質量。
會上,教務處處長劉文平、戲劇影視系直屬黨支部書記齊崇玲、手風琴鍵盤系副主任羅漢、管弦系教師宋強、思政教學中心副主任尚麗亭,分別結合各自工作,從不同角度總結了在課程思政建設方面取得的成效,分享各自的思考與體會。





黨委副書記董洪霞解讀《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》,圍繞文件出臺的背景、過程和意義,基本定位、考慮和特點,主要內容和精神等三個方面,全面解讀了為什么改、改什么、怎么改的問題。她談到,該文件是新中國第一個關于教育評價系統改革的文件,也是指導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的綱領性文件,從黨中央關心、群眾關切、社會關注的問題入手,破立并舉,推進教育評價關鍵領域改革取得實質性突破。全體教師干部要深入學習《總體方案》,更好地履行教書育人職責,堅持以立德樹人為主線,以破“五唯”為導向,不斷推進學院各項工作高質量發展。

最后,黨委書記索玉華圍繞構建課程思政育人新格局作總結講話。她指出,構建課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,關鍵在于明確立德樹人的根本培養方向,核心在于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協調前行,根本在于賦予專業教師在專業課程中價值引領的重任,全面提升和改善各種專業學科的育人成效。就如何構建課程思政育人格局,索玉華提出了具體要求:一是要牢牢抓好課程建設“主戰場”,提高課程思政育人實效;二是要緊緊抓住教師隊伍“主力軍”,增進教師的育德意識和育德能力;三是要客觀真實的用多元評價體現課程效果,并以制度設計服務課程思政改革。

特別是針對“課程思政”建設中容易出現的三個誤區,索玉華指出,教師應打破思想藩籬,走出實踐誤區,回歸教育的本真與初心。首先,要打破“課程思政”是“思政課程”同義轉換的誤區,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功效的系統性延展,要自覺地將思想政治教育納入教學內容及目標中,讓學生在各類課程的學習中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認同、理論認同、制度認同、文化認同。其次,要打破“課程思政”是思政元素簡單嵌入各門課程的誤區,實現思政元素與課程內容的有機融合,堅持以專業課程為載體,努力實現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的有機結合。最后,要打破“課程思政”是對各門課程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功能消解的誤區,實現全部課程的價值彰顯,要積極主動挖掘課程中所蘊含的價值與精神元素,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隱性地傳授給學生,形成學生的精神涵養和價值追求。
索玉華強調,要緊緊抓住課程建設“主戰場”、教師隊伍“主力軍”、課堂教學“主渠道”,讓所有專業、所有教師、所有課程都承擔好育人責任,守好一段渠、種好責任田,將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,形成協同效應,全面形成課程思政建設的良好氛圍,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,以課程思政建設的成果帶動教育教學的各項工作,最終推動學院事業再上新臺階,開創新局面。
為切實構建課程思政工作體系,本屆思想政治工作會還部署了課程思政建設、師德師風建設、思政隊伍建設三項行動方案,為打好課程思政“組合拳”夯實基礎,提供抓手。